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 » 正文

AI科学新闻|南极冰盖20年融化19% 企鹅栖息地状况如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2-16  来源:光明网  浏览次数:98
核心提示: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南极冰盖融化是否加剧?企鹅生存状况如何?近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揭开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图为南极冰盖融化随时间变化规律  南极冰盖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大的冷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南极冰盖变化”专题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分析了南极冰盖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鹅栖息地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之间的关联性,发现:  本世纪以来,南极冰盖表面融化显著,融化面积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9%。融化多分布于南极冰盖边缘及南极半岛地区,且呈增加趋势。南极

  新华社太原11月29日电 题:“最后100米”,堵车更堵心——医院“停车难”加剧“看病难”现象调查

  新华社记者魏飚、刘翔霄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的医院,停车更是难上加难。从医院门口到门诊、急诊、住院病区,看似短短的“最后100米”,却因停车这个小细节,给患者就医带来不小的困扰。

  车辆扎堆行 医院门难进

  去年冬天,山西太原市民王先生带父亲到双塔东街的一家三甲医院就诊,着实体验了一把停车难。“父亲70多岁,当时发高烧,吃了退烧药体温还在39摄氏度。因怕他着凉,我就开车带他去了医院。结果,车堵在医院门口,光排队进医院就排了50分钟。”王先生说,平时这段路步行也就10分钟。

  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记者留意到,在一些城市中心城区的大医院,停车难频繁上演。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留言板上,也有不少居民反映医院停车难的问题。

  连日来,记者趁上午时段,走访了太原市老城区的4家医院,发现每家医院无一例外——门口都大排长龙。尤其是同处于五一路的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两家医院呈垂角状并立,直线距离不过50米,患者入院停车难的情况一直存在。

  上午8点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口的车辆已经排得看不到头,一位执勤保安说,医院有600个车位和99个立体车位,不到8点就已经“满负荷”。车主刘俊载着孩子来到山西省妇幼保健院,但医院内停不了车、落不了脚,路边的停车位也已满员,他只好开车围着医院绕,三圈半个多小时下来还是没找到车位,“停车比看病都难!”

  在太原市某三甲医院做保安的李泰生告诉记者,他亲眼见到过一位心梗患者被堵在车流中进不了医院门,情况十分危急,“幸好当时有交警,帮助及时疏通才把患者送进医院急救”。

  “因地段所限,全国各地市中心的医院大多面临停车难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静态产业分会副会长康泽泉说,过去城市中心医院停车配套指标是达标的,但汽车工业发展太快,现在这些中心城区医院的停车位已远远不能满足医患需求。

  医院停车难催生系列问题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医院的老院区往往地处市中心,地方小、车位少,客观条件造成停车难,同时也催生不少新问题。

  在太原市新民北街一家医院附近,记者步行50米就遇到了3位“黄牛”,“能停车,一个车位30元。”记者跟随其中一位来到附近一居民小区,发现本就不大的小区停车位也就只剩1个。由于车辆杂乱,不时进进出出,一些小区居民对此颇有怨言。一位住户说:“一旦遇到火情或紧急情况,消防车或急救车辆根本进不来。”

  在其他一些城市,医院附近“黄牛”带路高价停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做这种生意的一般都是医院附近、年龄大点的居民,对医院周边环境比较熟悉。

  记者了解到,以太原市为例,老城区医院占地多在100亩、200亩,最小的仅30亩,因为地上车位有限、地下车位没有,停车存在实际困难。

  由于车位的紧缺,很多医院职工停车都成了问题。太原市坝陵南街一家市级医院停车位只有50多个,为了“让位”于患者,医院统一安排职工在附近一处写字楼地下车库停车。该院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停下车步行到医院约需10分钟,遇上时间紧张,就得一路小跑。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一位工作人员说,医院也有“患者停车优先”的规定,不允许本院职工在医院内停车。他还介绍,过去医院后面有条巷子可以随便停车,有的车一停一整天不动,现在改为咪表计费,车辆停着不动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也只能缓解一部分停车压力”。

  近年来,太原市老城区的几家大医院纷纷建了分院,新院多充分考虑了停车位的问题,停车不再困难。但由于新院大多地处偏远,又引发了新的就医难题。比如,山西某三甲医院新院区需从市内换乘两至三趟公交,途经40多站,耗时约需两个半小时。另外一家三甲医院新院址则横跨两市,距离太原市区有30多公里。因不清楚老院、新院科室划分,一些外地患者入错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此外,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耿晔强认为,对于人流高度集中的医院,停车场的容量仅占进出医院车辆总量的20%到30%,由于没有足够的停车位,大量就诊车辆在医院周围道路聚集,造成了很大的交通隐患。并且,机动车在医院的出入及无序停放会产生大量噪声、粉尘污染,打破了医院内应有的宁静和谐气氛。

  破解医院停车难各方都要“动”起来

  受访人士表示,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不仅医院要“动”起来,地方政府也要有所行动,引入大数据,通过交管、城管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实现对停车的精细化管理。

  耿晔强呼吁,可进一步宣传引导医院周围更多居民区停车位向社会开放。同时,拓展周边空间,将医院周边一些附属设施改建为停车场,比如可以协调医院周边的生活小区共建停车场,白天医院使用,夜晚小区居民使用,通过错时停车满足各自需求。同时,对于新建的医院,在公共交通建设和宣传引导方面要多下功夫,避免患者就医跑“冤枉路”。

  目前,在一些地方,有关部门已开始尝试利用智能政务和大数据云服务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上海打造了“市级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已有89万个车位接入,三甲医院周边的街面道路和停车位信息是其中重点。康泽泉认为,这些办法值得借鉴。“还有的地方通过信息手段,通过短信和二维码等方式,让市民能及时获取停车指导,都是不错的尝试。”

  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室主任闫新明则建议,“多措并举”才能解决好医院停车难问题。“比如引导轻症患者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同时医院要把院内通道建设好,有的医院采取单循环的方式对停放车辆进行管理,一个进口,一个出口,也能缓解进出拥堵加剧停车难的问题。医院门口需要交警适当维持秩序,还可在医院内部和附近投建地下、立体车库。”

 
关键词: 南极
 
 

 
按分类浏览
重庆 (1772) 成都 (610) 四川 (7748) 区县 (3367)
国内 (10797) 国际 (894) 财经 (399) 房产 (935)
科技 (368) 军事 (123) 娱乐 (512) 体育 (197)
汽车 (388) 生活 (396) 农业 (174) 健康 (237)
时尚 (73) 家居 (67) 旅游 (167) 女人 (54)
美食 (65) 消费 (146) 社会 (72) 文化 (243)
教育 (218) 公益 (98)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