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 » 正文

华为云赋能互联网 释放创新红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2-16  来源:东方网  浏览次数:76
核心提示:近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水乡乌镇成功举行,吸引了全球互联网人的目光。据悉,科技抗疫、创新驱动成为了本次大会的关键词,而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技术也成了此次大会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  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叶来出席了本次大会,他表示,“各行各业对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企业唯有主动去拥抱变化,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才能积蓄面向未来的力量。”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更是应当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唯有这样

  扫“两码”且出示疫情防控承诺书方可入场 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热点均出现在行测题中

  2021年国考注重党纪法规考察

2021年国考开考 紧贴时事热点 注重党纪法规考察

  昨日(11月29日),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在全国各考点同时举行。150余万考生为近2.6万个公务员岗位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与往年不同,今年国考的入场要扫两个码皆为“绿色”同时出示考试疫情防控告知暨承诺书之后方可入场。而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时事热点均出现在上午的行政能力测试题中。值得一提的是,行测题加大了对党纪法规的考察。至于下午的申论考试,则涉及了社区治理等热点。

  考生入场

  增加扫码环节

  需提供“双绿码”

  昨日清晨,气温已降至零下2摄氏度。在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学校门外,7点多钟就陆续有考生到来。7点45分左右,学校开始安排考生进场,较往年的8点20分提前了不少。“今年疫情,按照防控要求,增加了扫码环节,所以为减少聚集,同时保障考生有序进场,我们入场时间提前。”校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不停地喊话考生扫码进场,并不时提醒出示考试疫情防控告知暨承诺书。考生们需要的是扫两个码:一个是“疫情防控行程卡”,另一个是北京健康宝,两码皆绿方可入场。

  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很多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来“裸考”不同,今年的职场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因此考生们也更加珍惜就业机会,对待此次国考的态度也更为认真。“一次疫情让大家都感受到了就业不易,肯定要好好准备。我们宿舍6个人,除了两个考研的,剩下4个都报考了公务员,国家的报了,北京的也要报。突击了两个多月,都想能考上。”考生小宋说。

  据了解,此次国考共计招录25726人,共13172个职位,同比上年扩招6.62%。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共有157.6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平均竞争比约为61:1。至此,国考报名已经连续10年达到百万人以上。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李曼卿分析:“在近10年资审通过人数统计中不难发现,国考热度持续升温,与此同时,61:1的平均竞争比也体现出今年国考竞争较为激烈。”

  行测考试

  常识判断多是时事热点

  多题涉及党纪法规

  昨日上午11点,行政能力测试考试结束,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几位考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考试的难度偏大,尤其是需要阅读的材料体量很大,同时,都明显感觉到此次国考很注重考察考生对时事政治、科技热点的掌握情况,试卷的常识判断部分,几乎全部都是时事热点。

  据考生回忆,抗击新冠疫情并无意外地出现在考题当中;脱贫攻坚贯穿始终,相关知识点散落在试卷多处,比如数量关系中出现网络直播带货、防疫大环境下复工;言语理解与表达出现港珠澳大桥、戴口罩;常识判断出现了抗疫精神、人口老龄化、口罩、民法典、政务处分法等内容,考试试题选材更加贴近时代主题。

  中公教育公考专家分析,从考生的反馈来看,此次国考更侧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中体现在常识判断部分,政治相关内容考查比例加大,同时出现了多道党纪法规题目的考查,包括如《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准则》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好干部标准等,对考生的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体现了《常识判断》考察的新趋势。

  同时,时政热点知识考查涉及的时间范围更广,出现了2019年11月《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020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等内容,提醒考生对于时政新闻内容关注要更加全面。

  申论考试

  主题聚焦“社会治理”

  文章写作类题回归

  下午进行的是申论考试。多名考生在考后介绍,今年国考申论题型和总题量考查基本稳定,题型主要都是常规的概括归纳类题、综合分析类题、解决问题类题和文章写作类题,题型的顺序也是基本不变,但相比较于2020年,今年市地级和副省级的最后一题考查了文章写作类题,而2020年考查的“应用写作类题”。据华图教育公考专家分析,与去年相比,今年无论市地级还是副省级的申论命题,命题形式更加灵活,题目难度有增无减。

  从试卷主题上看,2021年国考申论试卷副省级主题是“改革的务实精神和理性思考”,市地级主题是“汲取‘治’慧,稳步提升治理效能”。其中,副省级申论中给出的材料整体内容多元,既有案例型材料,也有观点型等材料。材料内容涉及小谷村、S市“局区合一”改革、地方志编撰、盲人博物馆等。而市地级试卷材料涉及风林村引进“村寨银行”发生了变化,戏曲下乡为乡村百姓“种戏”,Z市人行道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建议等,作文题目要求考生从“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对提升治理效能的启示,以“‘治’慧”为题,写一篇文章。“从这两个主题来看,今年的国考申论试卷仍然突出时政性、教育性,注重考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价值观上的引领。”华图教育公考专家说。

  据悉,今年的申论命题谈到了社区治理、治理效能、解决人行道难题、风林村的变化等等这些时政热点,“但是其不只是纯粹的‘热点’,而是以这些热点为载体,突出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命题选材和能力考查严格遵循大纲的要求。”华图教育公考专家表示。(记者 解丽 摄影 郝羿)

 
 
 

 
按分类浏览
重庆 (1772) 成都 (610) 四川 (7748) 区县 (3367)
国内 (10797) 国际 (894) 财经 (399) 房产 (935)
科技 (368) 军事 (123) 娱乐 (512) 体育 (197)
汽车 (388) 生活 (396) 农业 (174) 健康 (237)
时尚 (73) 家居 (67) 旅游 (167) 女人 (54)
美食 (65) 消费 (146) 社会 (72) 文化 (243)
教育 (218) 公益 (98)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